2020-02-19 18:48:25 新疆公务员考试网 //xj.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新疆人事考试中心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历年笔试说明】2020新疆克拉玛依特岗教师(高中阶段)笔试考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2019新疆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新疆华图微信公众号(xinjianght),新疆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0991-4515459 4539521
2020年新疆地区特岗教师招录考试公告暂未发布,这篇文章,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汇总了去年(2019年)的考试说明,大家可以加以参考。
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普通高中教师笔试说明
一、笔试目的
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程度。
二、笔试重点
现行中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或“内容标准”包含的主干知识及其应用能力。
三、笔试内容
包括综合知识测试和学科专业知识测试两部分。
(一)综合知识测试包括时事政治(2018年6月~2019年5月)、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
(二)学科专业知识测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
(三)试卷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命制,考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
四、笔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综合知识测试说明(各学科考生必考内容)
一、考试目的
综合知识测试是针对教师岗位任职能力和职位要求进行的基础测试,是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考生的必考内容。测试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民族团结教育、新疆地方史和教育政策法规等内容为命题依据,考查考生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教师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满分30分。
(二)内容比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及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6月至考试当年5月)约占20%;民族团结教育约占20%;新疆地方史约占20%;教育政策法规约占40%。
(三)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四)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三、命题基本要求
(一)命题关注考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履行教师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二)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能力立意和对现实生活现象的分析、判断,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 文
一、考试目的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语文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一)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要求比例为3∶7。
(二)考试能力要求
1.语言积累运用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4500个左右)的字形并能够正确书写。识记中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够默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背诵的优秀诗文。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和关联词语)。辨析并修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需要正确使用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2.现代文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能力。整体把握文意,理解和品析重点词、句,概括要点,探究评价有关内容,领会写作方法的作用等。
现代文阅读包括一般文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文章的阅读,要求能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就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文学作品的阅读,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注重整体感悟和理解。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文言诗文阅读理解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选文为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能准确点断句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把握文章大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写作
能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层次清楚,情感真实,详略得当;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说明顺序清楚,说明方法恰当,说明语言简明;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正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的需要,能写常见应用文。能根据所给的文图资料,自拟题目按要求写作。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
作文形式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
试卷结构:语言积累与运用约占20%;现代文阅读理解约占28%;古诗文阅读理解约占12%;写作约占40%。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文题。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五、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
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数 学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原则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以现行初中、高中教材为基本内容,着重考查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和内容:
初中数学七~九年级教材的内容;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5、选修2-1,2-2,2-3的内容。
初中数学内容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部分。
高中数学内容如下:
必修1: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函数的应用。
必修2: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的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统计案例。
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3∶7。
英 语
一、考试目的
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英语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一)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所占比例为3∶7。
(二)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
高中:必修教材(必修1-必修5)。
(三)考试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要求
1.词汇方面: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能够使用3500个左右单词和500~6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2.语法方面: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理解、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表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组织信息,语篇基本结构和逻辑关系合乎规范。
3.功能方面:在语境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使用得体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进行判断、责备、投诉等;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常用功能项目,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新的语言功能项目;在实际生活中较熟练地实现信息沟通的目的,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功能。
4.话题方面:熟悉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等;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的话题。
(四)考试对英语语言技能的要求
1.读: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
2.写: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学科专业知识分为I 卷和II 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约占70%),II卷为非选择题(约占30%),选择题、非选择题比例为7∶3。试题形式既有考查语言、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等方面的单项知识题目,也有考查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题目。题型样式包括选择、填空、完型填空、转换、排序、配对、命题作文等。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五、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命题。
2.命题突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六、附录
语法项目表
1.名词
(1)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2)不可数名词;(3)专有名词;(4)名词所有格。
2.代词
(1)人称代词;(2)物主代词;(3)反身代词;(4)指示代词;(5)不定代词;(6)疑问代词。
3.数词
(1)基数词;(2)序数词。
4.介词和介词短语
5.连词
6.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7.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
8.冠词
9.动词
(1)动词的基本形式;(2)系动词;(3)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4)助动词;(5)情态动词。
10.时态
(1)一般现在时;(2)一般过去时;(3)一般将来时;(4)现在进行时;(5)过去进行时;(6)过去将来时;(7)将来进行时;(8)现在完成时;(9)过去完成时;(10)现在完成进行时。
11.被动语态
12.非谓语动词
(1)动词不定式;(2)动词的-ing形式;(3)动词的-ed形式。
13.构词法
(1)合成法;(2)派生法;(3)转化法;(4)缩写和简写。
14.句子种类
(1)陈述句;(2)疑问句;(3)祈使句;(4)感叹句。
15.句子成分
(1)主语;(2)谓语;(3)表语;(4)宾语;(5)定语;(6)状语;(7)补语。
16.简单句的基本句型
17.主谓一致
18.并列复合句
19.主从复合句
(1)宾语从句;(2)状语从句;(3)定语从句;(4)主语从句;(5)表语从句。
20.间接引语
21.省略
22.倒装
23.强调
24.虚拟语气
物 理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物理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命题原则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2.突出能力立意命题,注重理解、分析和运用物理知识能力的考查。
3.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用于考查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比例与范围
初中学段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8~9年级人教版教材为依据;高中学段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选修3-2、选修3-5人教版教材为依据。其中初中内容约占30%,高中内容约占70%。
1.初中段力学部分
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压强和浮力;功和机械能。
2.高中段力学部分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相互运动;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与动量守恒
3.初中段电学部分
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信息传递。
4.高中段电学部分
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5.初中段声学、光学、热学部分
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热和能。
6.高中段近现代物理部分。
四、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选择题约占30%,填空题约占10%,作图、实验与简答约占30%,计算题约占30%。
4.试卷难度: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化 学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化学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原则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现行初中、高中教材为基本内容,着重考查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能力立意命题,注重理解、分析和运用化学知识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题目,用于考查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能力要求及考试内容
(一)各学段内容比例
初中、高中的化学知识与能力要求比例为3∶7。九年级内容以课标版教材为依据;高中化学内容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教材为依据。
(二)考试能力要求
考查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初步运用必备化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如:
1.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考查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实验能力
具有完成规定“学生实验”的能力。具有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处理相应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具有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能识别和绘制典型实验仪器装置。具有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3.思维能力
能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并加以运用,并能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创新。能通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价。能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三)具体内容
1.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①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②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③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④了解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⑤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
①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②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③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④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
(3)化学中常用计量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g·mol-1)、气体摩尔体积(L·mol-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4)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②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方程式。③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④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5)溶液
①了解溶液的含义。②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③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④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⑤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和胶体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6)物质结构
①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同位素的概念、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前3周期)、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各种晶体的性质。②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③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涵义。
(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①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②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③以I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③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含义。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④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9)电解质溶液
①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②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③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④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⑤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⑥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⑦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法。⑧理解电解原理。了解铜的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碱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
①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②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①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③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Cl)
①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②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③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④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⑤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⑥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⑦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Cu)
①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②掌握Fe 、Al和Cu的化学性质。③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④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⑤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⑥了解合金的概念。
(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3.有机化学基础
(1)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种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炔)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产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4.化学实验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5)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6)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7)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5.化学计算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2)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四、考试方式与试题形式
1.考试方式
考试将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试卷采用问卷与答卷分离的方式。
2.试卷难度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6∶2∶2。
3.试题形式
(1)试题将创设情景,将化学知识置身于情景之中,题目灵活,但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2)试题将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3)试题题型有:单项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计算等。
生 物
一、考试目的
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生物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初中内容所占比例为30%,高中内容所占比例为70%。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
1.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2.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3.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5.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6.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
(三)细胞的代谢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4.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5.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四)细胞的增殖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五)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说明细胞的分化。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一)遗传的细胞基础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4.概述DNA分子的复制。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5.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概述伴性遗传。
(四)生物的变异
1.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5.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五)人类遗传病
1.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六)生物的进化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一)植物的激素调节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列举其他植物激素。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3.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4.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5.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模拟尿糖的检测。4.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5.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四)种群和群落
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4.阐明群落的演替。
(五)生态系统
1.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设计并制作生态瓶。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4.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生态环境的保护
1.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3.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4.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一)微生物的利用
1.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探讨微生物的利用。4.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二)酶的应用
1.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2.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3.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4.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酶。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2.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3.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四)生物技术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1.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2.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3.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基因工程
1.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2.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3.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4.简述蛋白质工程。
(二)克隆技术
1.简述植物的组织培养。2.简述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3.举例说出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三)胚胎工程
1.简述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2.简述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3.举例说出胚胎干细胞的移植。4.举例说出胚胎工程的应用。
(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1.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2. 举例说出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3.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五)生态工程
1.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3.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
三、试卷形式与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包括Ⅰ、Ⅱ卷。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约占50%;Ⅱ为非选择题(包括识图分析题等),约占50%。
4.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思想政治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道德与法治》约占30%;《思想政治》约占70%。其中,初中部分占30%,高中部分占70%。
(2)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三、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道德与法治】
1.正确地认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2.友谊的力量和特质,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
3.了解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法定义务。
5.敬畏生命,珍视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6.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
7.合理调节情绪,获得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
8.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共奏和谐乐章。
9.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10.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
1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
12.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
13.社会秩序的作用,自觉遵守规则。
14.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15.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
16.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做负责任的人。
17.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
18.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关心国家发展。
19.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20.关心国家发展,树立劳动观念,发扬实干精神,担负起历史重任。
21.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22.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
23.宪法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规定,依法履行义务。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
25.我国国家机构、职权及相互关系。
26.自由平等的真谛,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27.公平正义的价值,能够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28.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将改革进行到底,共享发展成果。
29.创新改变生活,弘扬创新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0.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3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厉行法治。
32.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33.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34.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坚持基本国策,共筑生命家园。
3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6.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3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9.我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40.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41.“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4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43.做自信的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4.放眼全球经济,共享多样文化,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45.推动和平与发展,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6.中国对当今世界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47.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48.在实践中学习,做好职业准备,发扬敬业精神。
【思想政治】
(一)经济生活
1.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3.影响价格的因素。
?4.价格变动的影响。
?5.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7.公司类型,理解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8.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9.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0.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11.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2.国家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13.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4.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6.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主要目标及手段。?
?17.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18.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9.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
?20.世贸组织的原则。
?21.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二)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2.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
?3.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 5.民主监督的方式,公民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6.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
?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及要求。
?8.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9.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3.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14.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6.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1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文化生活
1.文化的内涵及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
?3.文化对人的影响。
?4.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主要手段。
?6.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7.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及途径。
?8.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9.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0.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生活与哲学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世界的物质性。
?5.运动是有规律的。
?6.意识的作用。
?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9.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0.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3.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4.社会发展的规律。
?1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1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历 史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报考人员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历史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
(1)内容比例: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其中,初中部分占30%,高中部分占70%。
(2)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三、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一)古代
1.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①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②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③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④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⑤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古代中国的经济
①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②手工业的发展;③商业的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②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宋明理学;④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①科技成就;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③文学成就;④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2.古代世界
(1)古代亚非文明
①古代埃及;②古巴比伦;③古代印度。
(2)古代欧洲文明
①雅典民主政治;②罗马法。
(3)封建时代的欧洲
①法兰克王国;②西欧庄园;③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①大化改新与日本古代社会;②阿拉伯帝国。
(二)近代
1.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③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④辛亥革命;⑤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⑥国共的十年对峙;⑦抗日战争;⑧解放战争。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①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思想解放的潮流
①洋务思想;②维新思想;③新文化运动;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③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②美国共和制的确立;③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①马克思主义产生;②巴黎公社。
(5)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③明治维新。
(6)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②战争的经过;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7)近代科学技术
①经典力学;②进化论;③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三)现代
1.现代中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①开国大典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②西藏和平解放;③抗美援朝;④土地改革。
(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①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②“文化大革命”;③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④“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④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①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②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③大众传媒的发展。
(6)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②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科学发展观;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7)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①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③教育事业的发展。
2.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①俄国十月革命;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模式”;④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慕尼黑会议;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②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③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③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7)现代科学技术
①相对论和量子论;②第三次科技革命。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①文学的主要成就;②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③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地 理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地理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参考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①②③。其中初中内容约占30%,高中内容约占70%。
考查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2.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4.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区域地理
会分析世界和我国主要区域的特征及区域特征与区域人类活动的地理关系。
(三)高中地理必修1
1.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四)高中地理必修2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
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五)高中地理必修3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产生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流域开发的条件、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三、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选择题40%,综合题(含读图分析、问答等)60%。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音 乐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音乐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以初中音乐教材、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基本内容,着重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教学理念的应运考查。
三、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
(1)试卷内容: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欣赏基础、歌曲、乐曲和戏曲等相关知识。
(2)主要题型:客观题(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译谱题、移调题)约占60%,主观题(含简答题、论述分析题)约占40%。
(3)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四、考试范围
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音乐常识知识为主,涵盖教育部普通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内容。其中初中部分占30%,高中部分占70%。
(一)音乐基础乐理知识
1.音:音的产生原理、乐音与噪音、乐音的四种性质;乐音体系、音名及音组分类;音列、音级、半音、全音。十二平均律;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和等音的概念;
2.节奏与节拍:节奏、节奏型、节拍、拍子、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换拍子、交错拍子。音值组合法;二连音、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九连音;自由延长记号与连音线的作用。
3.速度与力度:速度与力度术语,包括基本速度与变化速度术语的相关知识。
4.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各种装饰音与常用音乐记号。
5.音程: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等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单音程、复音程、音程转位、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6.和弦:三和弦、七和弦;原位与转位三和弦、七和弦;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七和弦;和弦的名称与标记,为简单的歌曲配置和声。
7.调与调号:调、调号、等音调、平行调、同主音大小调。
8.调式基础知识:大调式、小调式的音阶结构、民族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音级的名称与标记。
9.译谱与移调、转调:将简谱译成五线谱或将五线谱译成简谱;按移调、转调的概念进行移调、转调。
(二)音乐综合常识和音乐欣赏知识
1.人声的分类、演唱形式,中外民族民间著名民歌及歌曲的不同种类、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基本特征。区分大合唱、组歌等教材中音乐作品曲式结构形式,包括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音乐的主要代表作品。
2.音乐体裁知识、风格特点。中外器乐名曲主题: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乐派、现代主义音乐及通俗音乐、经典流行音乐与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代表作品。
3.中国近现代音乐与作品,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学堂乐歌)。
4.中国民族器乐常识、分类及演奏形式;民族乐器及其代表作品;传统乐种与民族管弦乐。
5.西洋管弦乐队常识、分类及演奏形式。
6.大型器乐体裁知识及其名曲:(1)室内乐;(2)组曲;(3)序曲;(4)奏鸣曲;(5)协奏曲;(6)交响曲;(7)交响诗。
7.综合艺术常识:(1)歌剧、舞剧、中外著名歌剧、舞剧;(2)京剧,传统京剧及现代京剧;(3)音乐剧、戏剧和影视配乐等相关知识及其主要音乐作品。
体育与健康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包括高中体育教师应合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各项原理,同时对《体育理论》《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人体解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史》等要有较深的了解,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正确掌握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各种运动(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基础理论知识。
二、考试范围
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医务监督、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各种必修及选修教学内容。
1.学科专业知识
(1)学校体育学:①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②学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和目标;③学校体育课程实的施计划;④体育课的结构特点;⑤体育课的负荷与密度;⑥课堂教学设计及方法;⑦课外体育竞赛方法;⑧体育游戏。
(2)运动生理学:①血液与运动;②人体基本代谢;③呼吸与运动;④运动技能形成;⑤身体素质的概念与分类;⑥身体练习方法与形式。
(3)人体解剖学:①人体肌肉分类;②人体骨骼分类;③人体解剖基本方位。
(4)体育心理学:①体育教学心理;②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③体育教师心理。
(5)体育史:古代学校体育。
(6)体育测量与评价: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方法;②学校体育评价的方法。
(7)体育保健学:①健康的含义与标准;②常见的运动损伤及急救方法。
(8)奥林匹克运动知识:①奥运会历史;②奥运会文化;③奥运会项目及简单规则;④时事奥运。
2.初中、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教学内容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7-9年级)教材(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2016年修订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二、三册及选项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材范例中的技术动作:人体基本运动和队列队形的概念和内容。田径运动:各种跑的技术要领;不同姿势的跳高或跳远技术环节;不同姿势的投掷技术要领。体操: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运动:球类比赛场地和基本规则;球类基本技术分类和动作要领。武术:文化和礼仪;基本功的分类。韵律体操和舞蹈:概念及特点。
(2)高中教材中各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 、基本技能,各项运动的组织与竞赛方法等。
(3)体育锻炼基本常识和方法。
(4)教材教法掌握与运用。
3.从事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应知应会)的学校体育专业基础理论常识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
(2)教育与体育。
(3)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试卷结构、题型
1.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包括选择、判断、填空、连线、名词概念或动作术语解释、简答等题型。
4.各学段内容比例:初中部分占30%,高中部分占70%。
5.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美 术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美术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填空题约占20%;选择题约占30%(单项选择);简答题约占20%;技能作图题约占10%;案例分析题约占20%。
三、难度设计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四、命题依据
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理念、主要精神,以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和人教版、湘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中的基本内容为命题依据。
(一)内容比例
高中、初中知识所占比例为7∶3。
(二)考试能力要求
1.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能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能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了解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有自我表达的意识,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能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与他人进行思想和情感沟通。
5.能够认识和理解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并能够运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6.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能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三)考试基本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划分的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以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划分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三个领域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相关教学内容。
1.高中知识
中外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鉴赏。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
品、主要风格、流派。
形体的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
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
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
作品或雕塑作品。
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
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2.初中知识
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构图、明暗、透视、比例和色彩知识。
速写、素描、水粉画、水彩画、中国画、版画、雕塑等基本概念、类型和表现方法。
设计的主要门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
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和制作方法。
连续纹样等图案知识。
标志、吉祥物、招贴、请柬等设计知识。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的寓意。
(四)命题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和内容,不出偏题、怪题。
2.命题突出对美术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考生教学运用能力的考查。
信息技术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的理念。
二、考试范围
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中信息技术知识部分占90%,教育技术知识部分占10%。初中、高中知识所占比例为3∶7。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约占60%;简单应用题约占20%;综合应用题约占20%。
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约为6∶2∶2。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信息技术部分
考试侧重考查信息技术学科主干的基础性知识、基本技能和考生的信息素养。试题注重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点;注重考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考查。
各学段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I.初中部分
专题一:硬件与系统管理
1.硬件与数码设备
(1)能说出计算机主机内的基本部件及其作用。能连接计算机的硬件及其常用外设,使之能正常工作。(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机、一体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了解各类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演变和趋势。(3)能通过案例、数据或史实客观评价民族IT产业所取得的成就。(4)能正确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摄像头等)。(5)能使用身边的数码设备采集信息,并实现数码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2.计算机软件
(1)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能指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差异,了解开源软件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3)能根据提示安装、更新和卸载软件。(4)会使用软件中的帮助或借助网络搜索引擎解决计算机使用中遇到的问题。(5)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维护与管理。(6)熟悉文件管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能依据分类管理思想建立合理的文件目录结构。(7)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中不同品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Android),比较其界面、功能、操作方法上的异同。(8)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方式,认识信息的存储单位及大小。(9)了解文件格式的多样性,能根据需要对文档或多媒体文件进行常用格式转换。(10)了解文字、图片、声音等信息在计算机中编码的方法及特点。
3.信息安全
(1)理解病毒、木马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会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能更新杀毒软件并查杀病毒,会更新系统补丁。(2)会合理而科学地设置帐户和口令。(3)具备计算机及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防护的手段和意识。(4)具备使用适当方法对网上和生活中的信息进行鉴别的意识。
专题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文本
(1)能够根据要求设计文本排版格式使之符合表达规范。(2)会使用查找替换等工具对文件内容进行统计或批量修订等。(3)会文档编辑中修订/文件合并/批阅模式等的使用方法,通过协作完成任务体会这些功能的社会意义,提高协作能力。
2.表格
(1)理解表格在排版和数据统计计算方面的作用,能分析生活实例中表格的不同功能。(2)能简略说明不同工具软件中二维表格的共同特征及差异,能够根据需求设计二维表格行列属性。(3)能根据需求绘制或套用排版类型表格,能按要求对其属性进行调整、设置。(4)根据需要在不同软件中相互复制表格,并观察辨析其属性的迁移情况。(5)能应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简单统计、计算与直观表达。
3.图片
(1)了解多种图片采集的方法。(2)能使用专用工具软件浏览与管理图片。(3)能使用画笔、选区、图层和滤镜等功能加工图片,表达创意。(4)能根据表达需求在文本中插入合适的图片,并对图片各项属性做适当设置或调整。(5)能区分艺术创作和“恶搞”的差异,尊重他人隐私和名誉,健康合理的使用图片加工技术。
4.声音
(1)能了解多种声音采集的方法。(2)能根据需要使用简单工具软件对声音做基本的剪接与合成等处理。(3)了解简单工具软件中降噪、环绕等音效处理功能。
5.动画
(1)能通过编辑图层和关键帧制作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表达创意。(2)会制作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3)能够说出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和遮罩动画等多种动画形式的异同。(4)能够根据情节与内容需要,运用逐帧动画、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出简单的动画作品。
6.视频
(1)了解多种视频采集的方法。(2)能根据表达主题,借助简单的工具软件,通过视频剪辑、添加文字标题、特效和背景音乐等方式合成视频短片表达创意。
7.综合应用
(1)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观摩和体验,理解多媒体的优势和主要应用领域,感悟多媒体的社会价值。(2)围绕某个主题,能够使用媒体集成工具,综合运用多种媒体信息,设计、制作、发表或发布多媒体作品,并能根据任务的要求评价多媒体作品的表达效果。
专题三:网络与信息交流
1.信息网络
(1)了解网络的分类、组成、功能和工作机制。(2)了解IP地址、域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根据网络环境配置本机IP地址。(3)分析实例说出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4)通过体验移动互联、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成果,了解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的动向。
2.信息获取
(1)了解常见的因特网服务及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2)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提高搜索效率。(3)能够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组合以及权威网站查找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4)知道选择恰当的下载方法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信息交流
(1)能够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信息沟通、辅助学习。(2)在网络交流中,知道自我保护方法,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礼仪,不断强化信息安全习惯。(3)尊重他人知识产权,能在信息表达与交流中合法利用网络资源,能通过归纳、演绎、总结和评估各种信息形成新的观点。
专题四:算法与程序设计
1.生活与程序
(1)了解自然语言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异同。(2)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熟悉VB程序开发工具的编程环境,理解控件、对象、属性等基本概念,掌握程序的编辑、编译、运行的方法。(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据分类,理解数值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在程序中的作用。(4)理解常量和变量,掌握常用算数运算符、关系运算符和常用的数值型标准函数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写出数学表达式。
2.结构与算法
(1)掌握输入、输出语句的用法和功能,能够编写具有顺序结构的简单程序。(2)了解多种分支结构的功能和用法,能够构造合适的分支条件,编写具有分支结构的程序。(3)了解多种循环结构的功能和用法,了解双重循环的结构及运行过程,能够编写具有循环功能的程序。(4)通过实例模仿,理解算法的概念与作用,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能使用流程图表达算法。(5)能够根据需求,编写由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形成的混合结构程序,解决简单问题。(6)掌握数组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能够采用简单算法(如枚举法)解决实际问题。(7)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能分析程序的功能和调试程序。
II.高中部分
专题一:网络技术应用
1.网络通信原理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能够举例说明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能够描述三种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3)知道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知道并能说出一两种其他它网络协议。(4)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因特网IP地址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5)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6)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掌握内网通讯、打印服务、资源共享的相关设置。(7)知道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8)了解交换机、路由器、WiFi等网络相关概念与功能,能够有效借助网络基础知识构建家庭局域网并接入因特网,如设置无线路由器等家庭上网设备。
2.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1)了解网络应用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和一般过程。(2)能够简要描述网络应用系统体系结构(B/S、C/S)的概念和特点。(3)能够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制作简单的网络应用系统界面。①理解站点的含义,能用可视化方式表达站点的层次结构。②会使用网页设计工具进行简单网页设计,如插入文字和图片,利用表格进行网页布局、建立超链接。③掌握简单的表单设计方法。④了解HTML基本元素,如HTML基本结构,文本、图片、表格、超链接以及表单等对应的HTML元素。
专题二:多媒体技术应用
1.图形图像
(1)了解常见图像和图形的类型和格式,及其数字化表示、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采集图像信息,能解释图像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3)能够根据主题表达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实现图像色彩和色调的调整、设置特殊效果等,并能综合图层、滤镜、蒙版和路径等处理技巧对图像进行加工,表达创意。(4)体验矢量图形绘制工具的使用,并能绘制简单的矢量图形。
2.声音
(1)了解常见声音的类型和格式,及其数字化表示、存储、呈现和传递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能解释声音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原理。(3)能够根据主题表达需求,选择专业工具软件,实现声音的降噪、剪接、合成、音量均衡调整及添加特殊音效等常用处理。
3.动画
(1)了解动画的产生原理、分类以及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2)能够根据表达主题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实现二维交互动画制作和简单多场景动画制作。
4.视频
(1)了解常见的视频类型和格式,及其数字化表示、存储、播放和传递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方法。(2)了解流媒体的工作原理、常见的流媒体视频格式。(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采集视频信息,能解释视频信息采集的基本工作思想。(4)能够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实现视频片段的剪辑及添加音视频特效、转场效果等常用处理操作。
5.综合应用
(1)了解常见媒体及多媒体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2)会使用非线性方式组织多媒体信息。(3)能从问题解决的需求出发,了解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方法。(4)能根据表达、交流或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体和多媒体编辑工具,规划、设计、制作多媒体作品,表达意图,并能够对创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5)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多媒体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意义。(6)能够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合乎规范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专题三:算法与程序设计
1.程序基础
(1)掌握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定义方式,能够正确选择变量的数据类型,并能说出定义不同数据类型的理由。(3)掌握程序中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式,学会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程序表达式;掌握常用的内置函数,如随机数函数、数学函数、字符串函数的使用(如利用随机函数实现猜数小游戏)。(4)熟练使用基本语句,结合三种结构进行程序设计。(5)掌握数组的使用,能用数组存储批量数据(如排序问题)。
2.统计类问题:了解穷举、排序的算法思想及其作用。
3.计算类问题:掌握常见计算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最大公约数、多元一次方程求解、一元多次方程求解、爬楼梯等同难度问题。
4.程序开发:掌握VB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能够使用VB开发出如计时器、闹钟等小程序。
(二)教育技术知识部分
教育技术知识部分以《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所包含的内容为主,考试内容如下:
1.了解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建设要素,包括班班通教学系统、语音教室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格教学系统、远程网络教学、校园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等环境。
2.了解现代数字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如服务器、PC机、笔记本电脑、数字采编播一体机、数字电视一体机、CD/DVD播放机、数字投影仪、实物展示仪、背投、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常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能运用教学设计理论系统地对教学资源与过程进行基本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4.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
通用技术
一、考试目的
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通用技术部分)以及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为命题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通用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通用技术部分)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2》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试卷结构: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其中包括选择题(30%)、填空题(10%)、简答题(包括作图题)(30%)、实践设计题(10%)、综合分析题(20%)。
4.内容比例:《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通用技术部分)占10%,《必修1》占50%,《必修2》占40%。
5. 试卷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主客观题比例为7∶3。
四、考试内容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通用技术部分)
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
知道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总目标,了解2个必修、7个选修课程模块基本内容,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
知道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总目标,了解2个必修、7个选修课程模块基本内容,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理念。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1》具体内容: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设计的评价。
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
(1)理解技术的性质,了解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正确认识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具有正确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术的基本技能。
(2)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对技术设计的过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
(3)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绘制和识读一些简单的技术图样(如三视图),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进行交流。
(4)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产品或模型。
(5)具有初步的技术试验的操作技能,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测试和技术指标测量,会写简单的技术测试和技术试验报告。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技术与设计2》
具体内容:专题性技术设计,即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
考试内容及相应能力层级:
能从技术设计的角度理解结构、系统、流程、控制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的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流程设计、控制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心理健康
一、考试目的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考查了解考生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及分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知识30分,学科专业知识120分)。
3.内容比例: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基础专业知识约占30%;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专业知识约占25%;《指导纲要》和《纲要》内容约占10%;专业知识运用部分约占35%。
4.学段内容比例:初中部分占30%,高中部分占70%。
5.题型及比例:客观题(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约占60%,主观题(含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约占40%。
6.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6∶2∶2。
三、考试范围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目标、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
(2)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年级的分阶段教育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和各类方法。
2.《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水平四和水平五的健康教育内容中关于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基本教育内容。
基础心理学
人的心理的本质、感觉和知觉的种类、记忆及记忆过程、三个记忆系统、遗忘规律、思维的种类、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注意的特征、动机、需要层次理论、情绪理论、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学习、意志、人格理论、能力、气质、性格、意识与无意识等相关基础心理学知识。
社会心理学
社会角色理论、社会交换、归因、社会动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沟通的结构与功能、爱情等相关知识。
发展心理学
心理发展的内涵、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生涯发展理论等相关知识。
咨询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心理学观点、人本主义理论观点,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青年期的心理咨询等相关知识。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咨询关系的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技术、合理情绪疗法、沙盘游戏治疗、焦点解决、行为训练、绘画疗法等技术的选择与运用,识别和处理阻抗等相关内容;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及转介;
学习动机和策略、考试焦虑、抑郁、青春期恋情等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和主要辅导方法,亲子关系和生涯规划的辅导,以及严重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技术,能进行相关的个案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方法。
8.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基本原则,能制定人际交往、考试焦虑、高中生生涯辅导、青春期教育等主题的辅导方案。
9.心理健康教育部分
(1)心理健康的综合标准;
(2)压力与健康的关系,压力调节的方法;
(3)心理测验实施的程序、要素及恰当的进行结果解释与指导;
(4)心理辅导课程的特点、原则和基本的教学方法;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的方案设计与实践,如生命教育、幸福教育、挫折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6)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基本设置、选址和建设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能根据基本条件制定心理辅导室简单建设方案。
相关课程推荐:
贴心微信客服
克拉玛依公众号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1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